俄乌冲突为何受伤最大的是欧洲 制裁反噬自身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至2024年11月,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900多天。欧洲国家逐渐意识到这场战争短期内难以结束,并且在这场战争中承受的损失越来越大。
战争爆发时,欧洲国家反应激烈,不仅指责俄罗斯,还对其实施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些制裁措施包括将俄罗斯排除出国际货币结算体系SWIFT、彻底切断与俄罗斯的所有贸易以及冻结俄罗斯在欧洲的资产。这些举措给双方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俄罗斯的产业结构高度依赖粮食和能源出口。通过这些出口,俄罗斯赚取外汇并用于购买国内急需的工业产品。西方国家与俄罗斯断绝贸易关系后,俄罗斯失去了对欧洲出口粮食和能源的机会,也无法用外汇从欧洲购买所需的工业品。如果没有中国的及时介入,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水平可能会倒退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欧洲也深受其害。过去,欧洲国家一直享受着俄罗斯提供的廉价能源。尤其是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依靠俄罗斯的能源大幅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许多耗能巨大的行业如炼钢、玻璃和化工等,能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自从停止从俄罗斯采购能源后,德国的天然气价格上涨约50%,电力价格上涨27%左右。德国因能源问题损失了大约1000亿欧元,占GDP的2.5%。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约2600亿欧元。由于能源价格飞涨,许多德国重工业企业选择撤离本国。例如,大众汽车公司计划关闭三家国内工厂并裁员数万人,巴斯夫则宣布在中国新建更多工厂,目前在中国的投资已达约100亿美元。
欧洲制裁俄罗斯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要施加经济制裁,俄罗斯经济就会迅速崩溃,从而迫使俄罗斯尽快结束战争。然而,现实情况是俄罗斯顽强地抵御了经济制裁,战争仍在继续。这导致欧洲面临能源价格飙升、通货膨胀加剧和企业倒闭等问题,压力不断增加。此外,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平息,意味着欧洲的经济困境和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将持续多年。
相比之下,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与各方维持经济联系。中国继续与俄罗斯进行贸易,购买能源并出售工业产品,同时与欧洲和美国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与欧盟的贸易额接近8000亿美元。如果中国跟随西方制裁俄罗斯或支持乌克兰,将会失去与俄罗斯及欧洲的大量贸易机会。印度也在冲突中通过保持中立获利,将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贴上“印度生产”的标签再转卖给欧洲,从中赚取差价。
显然,参与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战争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不明智的。如果欧洲在冲突初期选择中立,可能不会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