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者解读春节入列非遗名录 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2024年12月4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朱刚是此次“春节”申遗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春节”这项文化遗产的内涵。在申报过程中,团队尝试从时间维度定义这一项目,从小年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从旧的一年跨入新一年的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人们会采取特定的文化实践来确保这一过渡的平安顺利,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符号具有吉祥、和谐、美满的寓意,蕴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如此阐述“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服,祭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戚、朋友和邻居致以新年的问候。节日活动包括社区举办的庙会、社火和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申遗文本特别强调,“过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延续性。这一项目体现了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多种社会习俗,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朱刚解读,春节活动涵盖口头传统、社会实践、仪式庆典、传统手工艺等多项非遗,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文化时间与自然时间和谐关系的深刻认识。
这种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知识和实践体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春节只是一种年节通过仪式,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内嵌多种习俗、祭祀、娱乐活动且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重要节日,如今已成为由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2023年12月,春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共享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申遗文本指出,“春节”项目在全中国范围内广泛实践,一些代表性社群参与庆祝春节的具体活动,涉及全国多个地区,包括广东的佛山市和广州市越秀区。朱刚表示,广东省的非遗储量巨大、形态多元。由于宗族观念盛行等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华南地区保存得比较好。例如,广州越秀区的行花街素有“百年花市”之称,历经700多年历史的佛山木版年画成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这些都是非常凸显岭南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历史悠久,岭南地区春节习俗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
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行花街”是岭南广府春节习俗。每年农历腊月廿八左右至除夕夜之间,人们聚集在特定场所,举行以花卉为主要载体,以年俗文化、花卉文化、商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辞旧迎新、祈福贺岁活动。而在佛山,行通济则是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流传了数百年。农历正月十六,佛山民众成群结队,步行至通济桥,或在社坛焚香烛、烧炮仗,或步入南济观音庙烧香,参神叩拜。然后购买“行运风车”,拿着游行于通济桥上,象征“时来运转”。
此外,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佛山木版年画,已有600余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在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项古老非遗正摇身变成年轻人追捧的“国潮IP”,如有一个亿小目标的“财神”、逢考必过的“考神”、求姻缘的“脱单神器”等,年画里的“诸神”都被赋予了时代意义,重新焕发生机。
朱刚认为,春节申遗成功会给社会各界带来一种观念上的转变,使人们意识到平时“习焉不察”的文化习俗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参与这些与春节相关的文化活动时,人们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例如,一些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年味儿”不那么浓了,一些庙会、社火也慢慢消失了。在春节列为“人类非遗”之后,传统文化的实践可能会有较大的回潮,人们会有意识地恢复一些文化传统,“重拾”过去庆祝新年的习俗,穿上节日盛装,走上街头集体庆祝等。
在全国上下重视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保护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在春节相关习俗和社会实践的保护上卓有成效。例如,2006年春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来,截至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仅以“春节”为名称的国家级非遗就有5个地方性扩展项目加入。包括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春节(查干萨日)、春节(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春节(行花街)、春节(六盘山区春官送福)。这充分说明我国非遗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
春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中国人对“阖家团圆”有一种“执念”,在这种内驱力下,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形成规模可观的“春运”现象。此外,春节联欢晚会作为除夕之夜链接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联系的集体性事件,似乎也已成为现代语境下的“新民俗”。诸如此类相对后起的民俗文化事象,正是春节这一活态遗产不断更新、调适,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表征。这也能有效地证明中华文化认同的巨大张力,让中华民族能够像“石榴籽”般紧紧地抱在一起。
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国际社会认可春节所彰显的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基础上,以辞旧迎新为核心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期待。从国家级非遗“升级”为“人类非遗”,意味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还是全人类共享的遗产。这能促进多元文化对话,加深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和尊重,进而有可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鼓励的文化对话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本次申报以来,已经使用了全新设计的申报表格,更强调申遗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以“春节”为例,作为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带来的节日经济有助于与春节相关的其他非遗项目的持续发展。广大传承人在春节期间通过参与、展示一些非遗项目,或者进行生产、再创作后,能获得实际效益。这就印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项目本身,以及参与项目的团体、个人与当下社会文化产生更多关联。
传承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为了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也需要不断变化和发展。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非遗就在日常生活中,和自身的行为紧密相连,从而重视并参与其中,增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不只是国家出资出力去保护非遗,而是要给非遗创造更好的生存土壤,让它与社会紧密联系,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如此一来,非遗的存续就有了保障,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这种观念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